欢迎您访问常德市总工会网站!

您的位置: 首页 >新闻动态>工会要讯>详细内容

何以高楼平地起——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孙锦新的故事

来源:常德日报 李张念 发布时间:2017-05-08 09:56:13 【字体:

    4月的阳光,朝着大地倾泻而下,栋栋高楼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。在一摞摞钢筋水管之间,在一座座塔吊挖机脚下,有一个头戴红色安全帽、手执图纸的身影巡回穿行,那就是湖南四通建设有限公司质安部经理孙锦新。

    4月17日,记者在桃源县城一住宅小区建设工地,听孙锦新缓缓讲述起他的故事。32年,从农民工到高级工程师,孙锦新把根扎在了建筑工地上。在阳光下,他瘦削却挺拔的影子,和高楼的影子重叠在了一起。

    学——从泥瓦刀到建筑图纸

    1966年,孙锦新出生在桃源县漆河镇新华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。

    桃源出手艺人,漆河出泥瓦匠。孙锦新说,从他爷爷的爷爷开始,家里的劳力都是和“灰桶儿”打交道的。农闲时分,父辈们跟着建筑队跑遍十里八乡修堤盖房。汗水滴在地上,一间新房就盖起来了,一家老小也就够活了。

    “男子汉总得养家糊口。”高中毕业后,19岁的孙锦新和乡里同龄伢子一样,在镇上的建筑施工企业做起了泥瓦工。在工地上砌墙、挑砖,每天都是一身泥,一身灰,干的是最脏最累的活。但干活只是为了吃顿饱饭吗?从下工地第一天起,他忙碌却迷惑。

    孙锦新注意到,施工管理人员来巡查工地时,总会摊开一张张建筑图纸。而纸上那些“神秘”的线条和符号,如何指引了一栋栋高楼的生长方向?在求知欲的驱使下,他趁着轮班休息时拦下了一辆城乡巴士,在土路上颠簸了近两个小时后,从县城的新华书店里带回了一本《建筑制图》。

    此后,孙锦新白天拿泥瓦刀,晚上琢磨建筑图,不懂的地方就问工地的老师傅。等破解了图纸上的“密码”,又买来建筑力学、材料学方面的书籍埋头苦读。在工地待了不到1年,孙锦新就考取了施工员岗位资格,开始从事土建施工管理。

    独自摸索着前行,总是有些艰难。孙锦新曾花了1个多月,动手设计了一套4层小楼的建筑与结构图。实在找不到老师啊!他就从常看的书上抄下一位教授的名字和学校,忐忑地把自己的作品寄了过去。

    两三个月后,一份厚重的邮件从湖南大学抵达漆河。里面的每一张图纸,都密密麻麻地被红笔精心修改过。“没有规矩,不成方圆”,这位素未谋面的教授,还留下了一句言简意赅的叮咛。

    于是,33岁那年,孙锦新参加了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函授教育,以更加专业和系统地学习业务知识。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,也让他迅速成长起来:2002年获得助理工程师,2004年取得建筑工程师、房屋建筑二级建造师,2008年取得市政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,2010年取得公路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,同时取得建筑专业高级工程师职称……

    精——以匠心雕琢精品工程

    一个个坚实的脚印,让孙锦新从漆河走到了桃源县城,成长为四通公司的总技术负责人。

       在孙锦新的眼里,一项项工程就是一件件艺术品。后者需要精雕细琢,才能绽放异彩;前者也需要精细化管理,才能确保质量安全,避免事故的发生。

       2012年,当时桃源县最大的开发小区“诚信·御景园”工程开工,一期建设面积达15万平方米。由于房产开发项目的管理体制原因,在前期施工管理过程中,现场发现了很多安全隐患。对此,孙锦新主动向公司请缨,担任该工程的项目负责人。

       自进入工地后,他不断完善各项制度,要求“材料摆放整齐、物流有序、定制管理”,操作人员必须做到工完料清。同时狠抓项目部的施工现场,规范了2000多吨的钢筋堆放,和各种标识、警示牌的醒目摆放。

       在施工过程中,他每天都坚守在最前线,给施工人员提供技术方面的指导;一遍遍巡查工地,及时跟踪质量情况,对安全重要部位详细检查。期间,他及时发现并排除了一个塔吊附墙锚固螺栓断裂的事故隐患,避免了一场重大人员安全事故发生。

       “安全管理永远是第一位的。”带着这一信念,孙锦新曾多次前往长沙,向已通过安全认证的一级企业学习,借鉴他们的科学管理经验。

       回公司后的4个月里,孙锦新白天跑工地巡查,晚上在公司编写资料,每天都加班到凌晨。最终带领公司质安部人员,严格按照《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》(JGJ/T77-2010)、《建筑安全检查标准》(JGJ59-2011)等相关标准要求,编制一套操作性较强的安全管理程序文件。

       多亏了孙锦新对安全精细化管理的执着。在2012年企业安全认证工作中,四通公司在桃源县建筑企业中第一个通过了专家评委的认证,也是全市第二家通过的企业。

       敬——让初心指引步履不停

      “做事情不是用嘴巴,而是用手和脑壳。”语言质朴,却铿锵有力。入行30余载,孙锦新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对这个行业始终如一的敬意。

       2012年,四通公司在湘西凤凰县承建某住宅小区时,这支桃源本地施工队伍所掌握的标砖砌体的三一砌法(一铲灰、一块砖、一揉压)工艺,难以适用于当地小型砼空心砌块的砌筑,可能会影响施工质量。得此消息,孙锦新赶往凤凰县,一待就是半个多月。

       首先到当地主管部门质量监督站,咨询了小型砼空心砌块砌体质量标准要求。之后,孙锦新拿出了当年学泥瓦工的劲头,跑到当地人承揽的建筑工地上,观看施工人员砌墙的整个工艺流程和手法。两天内跑了四个工地,终于掌握了这门工艺的关键。

       取得真经后,他立即回工地召集施工人员,将这套砌筑工艺一步步拆分讲解,并带领他们去本地人的工地上进行了一次现场观摩,然后回到自己的工地上进行实际操作。精心组织下,终于令该工程的砌体施工质量达标。

       由于常年在各个工地间奔走,孙锦新没有时间陪伴家人,只能靠电话与父母妻女互诉想念。前一阵回漆河老家,78岁的老母亲不舍得他离开,一直擦着眼泪。孙锦新心里满是歉疚,却只能收拾起行装,只身赶往下一个工程地点……

       有一次,孙锦新生病住院了,医生反复交代要静养休息。但他负责的项目太多,始终是放不下心,于是每天都向医生请假,下了一次工地才肯回来。在医院打吊水的时候,他还把随身带的笔记本电脑拿出来整理资料和文件,连护士们都说他一个真正的“工作狂”。

       正是这些付出,凝结成了一颗颗催人奋进的荣誉果实:2013年至2017年,孙锦新连续被县建筑业协会评为“先进工作者”;2014年被市建筑协会评为“常德市建筑业协会优秀建造师”;2013年3月被湖南省总工会授予“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”,5月被常德市人民政府授予“常德市劳动模范”称号。今年的五一劳动节,他更是收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。

       汗水滴在地上,方向握在手里。那一栋栋高楼,和那一个人,都从地平线出发,朝着最耀眼的阳光奔去……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